监测设备理应抱我黄金发展时期
早在2012年10月,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但此后并无中央层面的具体措施出台。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出台更加具体的大气污染治理部署之前,各地方已经开始了提前布局。山东省近期发布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行动计划》,定下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的目标;河北省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现已编写完毕,其核心内容是,河北省将出台50条大气治理措施,缓解PM2.5、PM10等污染;重庆的《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现已通过审议,增添了大气污染防治新举措,明确了施工作业须遵守的八项规定,新增了对开挖、爆破、切割等施工作业面(点)进行封闭施工或者采取洒水、喷淋等控尘降尘措施的规定;在天津《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中提出,将以防治PM2.5和PM10污染为重点;而北京更是率先出台全国地方性大气污染治理条例。
各个地方先试对大气治理的先试先行,凸显出各重点区域对于大气治理的迫切需求,而即将正式出台的行动计划显然将指引未来数年内整个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且侧重于具体措施上。该计划涵盖10条35项具体措施,重点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升燃油品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而结合之前环保部公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项目判断,便能明确我国未来大气治理的核心方向。十二五期间大气治理的工作重点在于关键区域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减排上。我们认为可重点关注相关产业,例如脱硝相关设备以及相关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领域。
从投资规划的来看,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汽车尾气排放重视程度较高,同时还包括粉尘等颗粒物的治理。事实上这与十一五期间变化不大,而我国大气问题主要就在这四者上,这是典型的燃煤行大气污染的特征,且与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仍然将占据主导地位有关。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上来看大气治理包括上游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制造商以及原料供应商,下游主要是运营环节。我们认为从细分产业的发展自周期来看除尘及脱硫行业由于起步较早现已相对成熟,而入电力行业脱硝及环境监测则仍然处于发展阶段。